close
沒日沒夜、拚命工作...小心!過勞猝死找上你!

以往猝死或過勞死多是日本人的專利,但曾幾何時,台灣的上班族也越來越多猝死的案例發生……過勞猝死──來無影去無蹤,不分貧富、階級,任何時間、地點都可能發生。在連續多起個案被媒體不斷報導後,一時「過勞死」、「猝死」成為現代人最不可預測的健康危機!誰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是下一個。

調查也發現,30至50歲的族群是過勞猝死的高危險群,而有近六成的上班族非常害怕過勞猝死。面對猝死機率增高的情形下,現代人該如何自處及預防?專家指出,在現代醫學發展下,猝死並非是完全不可預防,許多猝死之謎已逐漸被揭開,從先天的猝死基因到過勞、肥胖、心臟病、高血脂、高血壓等也都是造成猝死的原因。

因此,學習在生活中避開這些危險因子,做好健康的調養,讓自己遠離猝死,將是身陷壓力鍋裡的現代人不可輕忽的健康課題。

過勞猝死是現代人生活警訊

38歲的李先生,在廣告公司擔任企畫總監,每天得絞盡腦筋尋求創意,創造令老闆滿意的業績。每次在提案前,總得日夜加班,以便在客戶面前有完美表現,爭取佳績。雖然付出的努力也看得見成果,但李先生心裡總是有股說不出的擔憂,特別是看到媒體報導過勞猝死的案例愈來愈多,心中擔心自己可能猝死的聲音也愈來愈大。

李先生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,猝死的案例的確時有所聞。前陣子颱風頻傳之際,一名氣象局技佐及一位水利局即將退休員工就疑似工作過勞而猝死;將時間更往前推,早在台灣這幾年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時,企業高階主管及電子新貴過勞猝死的傳言就不斷搬上檯面,曾有一位證券界的高階主管在尾牙時,上台跳舞回到座位後,就此趴在桌上不曾再起來;一位電子新貴在請婚假前,趕著完成工作,結果也來不及接受親友們的祝賀而猝死了。

猝死也不是職場工作者的專立:一位母親因照顧4個孩子疲累不堪,最後猝死;一位未滿18歲的年輕男子,在連續工作11小時後猝死;宜蘭羅東聖母醫院,先前也有一名46歲的簡姓男子因為失業,回到老家照顧有精神病又中風的母親,他不眠不休,連續1個月到醫院照顧母親,一早卻被發現疑似過勞,心臟病發,死在母親的身旁;還有一位120公斤的大胖子,有天早上就被發現已猝死身亡。

來無影、去無蹤,猝死何時發生令人捉摸不定,也因此格外讓人覺得神秘。特別隨著社會文明化,肥胖、高血脂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等猝死危險因子愈來愈多,加上壓力的增加,在一片「愛拚才會贏」的工作文化下,促使「猝死」逐漸成為一種文明病。.

75%猝死 與心臟問題有關

什麼是猝死?台大醫院心臟內科賴凌平指出,所謂「猝死」是指一個在非預期的狀態下,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快的死亡。世界衛生組織也曾定義猝死為「凡是一個健康者或病人在穩定狀態,從發生症狀到死亡時間在6小時以內者稱為『猝死』。」

猝死到底有多流行?根據統計,美國是目前猝死發生率最高的國家,平均每10萬人有100至2名猝死;其次為日本每10萬人有64至104人,台灣則為每10萬人有73人,高於英國的每10萬人有40人。

賴凌平醫師表示,絕大多數的猝死個案,經分析75﹪都和心臟問題有關,而隨著社會變遷,心臟疾病也從瓣膜性心臟病、先天性心臟病等逐漸轉為以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為主。由於這項轉變,近來因著冠狀動脈病變而導致的猝死個案便時有所聞,以台大為例,一年內猝死送醫急救而能存活的就有近20位,更遑論未能及時挽回生命的猝死個案有多少。

國泰醫院心臟內科陳逸忠醫師也指出,除了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外,心律不整也是另一重要關鍵。由於心律不整則和壓力也明顯相關,因此,處在現今忙碌的壓力鍋中,很容易因為工作壓力太大,而大大增加猝死的機率。

陳逸忠表示,造成過勞猝死不外乎是心血管疾病所引起,尤其是30至50歲的上班族,如果不注重運動又得常常應酬,很容易就成為高血脂、高血壓及冠心病的高危險群,同時也因此而成為猝死的潛在危險分子。

根據某人力銀行所做的「健康工作人大調查」就發現,50﹪受訪者認為生活壓力大是導致健康不佳的因素,44﹪是因為工時過長而健康不佳,再來則是因缺乏運動而對健康不利。在這些健康殺手環伺之下,有高達56.53﹪的上班族「非常害怕」成為過勞死的一員,也有近三成的人表示有一點害怕過勞死,顯見過勞猝死也已成為上班族最擔心的健康隱憂。

40歲以上男性最易發生

所謂「過勞死」在日本的定義是指因工作過勞所導致的猝死稱為「過勞死」。在台灣,過勞死的認定標準是在死亡前24小時不斷工作,或是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以上。

陳逸忠醫師表示,猝死以40歲以上男性最容易發生,而且與生活型態和人格特質息息相關,特別是許多職場中的菁英分子,大多坐在辦公桌前用腦力解決事情,且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許多重大決定,這種長期的壓力,使得交感神經持續興奮,腎上皮質素分泌增加,血壓也跟著上升,便成形成心臟血管的負擔,同時也曾加心律不整的機會,而如果在種種不利因素一起交集下,很可能猝死就發生了。

其實很多猝死並非絕無警訊,只是工作太忙而缺乏注意。因此,生活中注意可能引發猝死的危險因子,並加以避免,才不會演成令人措手不及的遺憾 。

累積性的疲勞造成危機

當我們年輕時,身體當然比較健康,因此比較能承受工作的負荷,一旦年紀漸長、身體受傷或生病,或是過度疲勞時,體能會逐漸變差,健康也可能惡化;當然在面對突然壓力時,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自主神經的興奮,使得兒茶胺、類固醇的分泌升高,這些物質可以影響血壓升高、心跳更快,代謝增加、情緒緊張,也可能使食慾異常增加或是減少。當緊張解除時,這些分泌物質就慢慢被身體吸收、消退,換之以比較平和的副交感神經的作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 西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