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要成功,先找到自己的專長

音樂家和畫家對藝術的喜愛或擁有的才華,
並不能使他們免去長時間的練習,
還是必須全心全意地投入。


一九六四年二月,我在台北松山機場登上了飛機,飛往美國。記得那天我是最後一個登機的,走到機門前,我轉過身來,脫下軍帽向候機室裡來送行的家人、同學揮手。其實我根本看不到他們,只是想分享我的興奮罷了。

抓住轉捩點

多年後,母親才告訴我她當天送行的心情。她想到我幾年前走投無路的樣子──那時我二十四歲,是空軍中尉,負責導航雷達修護的工作,每個月的薪水是台幣三百元。對我而言,這工作真是一點意思也沒有。

我人生的第一個轉捩點就是考取公費留學,到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的一個空軍基地受訓。這個轉捩點之所以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,是因為當時讓一個年輕人覺得他自己還有用、他還行、還有希望、還可以有夢想。然而當時我是怎麼抓住這個機會的呢?

柯林斯(Jim Collins)在暢銷企管書《從A到A+》中曾提到,有人必須花三、四個小時才能把一節數學練習搞通,有的人只要三分鐘就順利做完。所有的企業,要想從「好」(good)的公司,轉型成為「卓越」(excellent)的公司,都應該找到這種核心能力,也就是做起來最得心應手的能力。
我想個人也是如此。

學你所愛的

我在空軍通信電子學校的時候,電機、無線電、電子科目的成績都很差,因為念空軍預校時,物理、微積分根本就是混過去的。但真正的原因是,我從小對這些科目就興趣缺缺,成績從來沒有好過。其實,我高一留級就是因為數學不及格,如今卻因為主修通信,必須以此為專業時,可以想見,這對我來說有多麼困難。

這不禁讓我想到,現在的心理學研究說,要是我們拚命去改正自己最差的部分、或最常犯的毛病,不只是事倍功半,而且到後來可能一事無成;相反的,你必須選擇最拿手的科目來努力,才會輕鬆愉快、無往不利。但是在我求學的年代,年輕人並沒有太多的選擇自由。

那我該怎麼辦呢?當時我也問過自己。

其實我們應該找到自己最擅長、最能舉一反三、最拿手的能力。像我對文科(國文、英文)、社會科學等相關科目,就學得比較快,也比較有樂趣。

愛你所學的

問題是當時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,只知道埋頭用功,卻不會問:「我到底喜歡什麼?」也不知道應該策略性地朝自己的專長去用功,才容易有成就。

所以我要說,當時可能是運氣好。

我從學校畢業後,被分發到桃園空軍基地工作。平常住在台北父母家裡,晚上在杭州南路的震旦中心補習英文,假日則在新生南路聖家堂學英文,在路上、車上、書店裡遇到老外就會興致勃勃地去和他交談。當時我還非常用功地每天按時收聽「鵝媽媽」趙麗蓮老師的廣播節目「空中英語教室」。

我更會抓住每一個機會讀一些英文書籍,更有意思的是,去閱讀當時台北還不太多的外語雜誌,抓到就讀,逐漸地,外語雜誌竟也成為我學英文的好工具。

就這樣,日積月累,我的英語能力日增,終於讓我遇到這麼一個到美國密西西比州進修的機會;正因為我英語能力比一般空軍軍官好,因此有考取公費留學美國的機會,也改變了我的一生,讓我後來能規劃、經營台灣的卡內基訓練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 西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